大宋帝国的崛起与覆灭

大宋帝国的崛起与覆灭

作者: 阅世说史

军事历史连载

书名:《大宋帝国的崛起与覆灭》本书主角有赵匡胤王彦作品情感生剧情紧出自作者“阅世说史”之本书精彩章节:在中国历朝历代之宋朝是一个特殊的存如果抛却他的军事上的孱弱和灭国时的屈你会发这简首是一个理想的王从政治上来宋朝有六大善远远优于其他朝第整肃后没有女人乱即便宋仁宗时期有刘太后临朝称但她“有吕后之却无吕后之恶”,在位期间实行了很多善第抑制宦没有宦官专虽然也出现类似王继恩、童贯等受皇帝宠信的大太但没有出现像唐朝那样挟持、废立君主的情...

2025-04-24 06:56:04
在中国历朝历代之中,宋朝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如果抛却他的军事上的孱弱和灭国时的屈辱,你会发现,这简首是一个理想的王朝。

从政治上来说,宋朝有六大善政,远远优于其他朝代。

第一,整肃后宫,没有女人乱政。

即便宋仁宗时期有刘太后临朝称制,但她“有吕后之才,却无吕后之恶”,在位期间实行了很多善政。

第二,抑制宦官,没有宦官专权。

虽然也出现类似王继恩、童贯等受皇帝宠信的大太监,但没有出现像唐朝那样挟持、废立君主的情况。

第三,限制宗室,没有宗室之祸。

第西,控制外戚,不给外戚表现的机会。

第五,严防武将,唐末五代时期的藩镇之乱再未出现。

第六,善待读书人。

宋朝以文治天下,自太祖赵匡胤立下“不杀士大夫”的祖训,逐渐形成了“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局面。

但宋朝虽有六大善政,却也有两大弊病。

总体而论,是北宋对武将抑制太过,导致对外没有良将;南宋任人不当,对内缺少良相。

宋太祖赵匡胤,吸取唐末五代教训,杯酒释兵权,加强对武将的控制,目的是要文武均衡,互相制约,但不料后来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不懂装懂,死板教条,一味抑制武将,导致矫枉过正,使得北宋军事实力迅速衰落下去。

在赵光义的指挥下,全盛时期的宋军还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有高粱河、岐沟关大败之耻辱,后来国势日益衰落,不论是对辽、对夏还是对金,都是被人家压着打,只好仗着家底厚实,不断赔偿求和,等到金军南下,竟然如摧枯拉朽一般,长驱首入,今日失两河,明日割三镇,三下五去二,被围了都城,掳走了二帝。

总算天不亡人,北宋皇族逃出个赵构,仓皇南渡,偏安一隅,在江南苟延残喘,危难之际磨砺出来几员大将,却又被那把持朝政的贼臣奸相,处处牵制,落得有力无处使,有志无处行,宗泽遗恨东京,岳飞殒命风波亭,韩世忠弃马骑驴,辛弃疾仰天长叹,搞得大家心灰意懒,无可奈何。

北宋建于公元960年,灭于公元1127年,传9帝,南宋起于公元1127年,亡于公元1279年,也传了9帝,两宋前后相续共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存在着两个令人称奇的巧合。

这其中的第一个巧合便是北宋与南宋皇位的传承。

北宋王朝最初由太祖赵匡胤一手开创,但皇位最终却是传到了太宗赵光义那一脉;然而到了南宋之时,尽管是由高宗赵构建立起新的政权,但皇位又神奇地传回给了太祖赵匡胤的血脉后裔。

这种皇位在两宋之间如此辗转流传的现象,实在是充满了戏剧性和命运般的安排。

而第二个巧合更是让人感叹历史的无常。

宋朝“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

当初,赵匡胤能够成功夺得天下,正是因为后周恭帝年纪尚幼,仅七岁而己,他从那对孤儿寡母手中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江山。

未曾想数百年之后,当南宋面临亡国之危时,谢太后带着同样年仅七岁的宋恭帝出城投降,又是一对可怜的孤儿寡母,而且依然是恭帝之名。

历史仿佛在这里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以一种惊人相似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宿命般的循环。

有人说,历史是一次又一次轮回。

宋朝的两个巧合,令人不觉感叹,冥冥之中真的有轮回报应吗?

相关推荐
  • 灾荒年代我带着全家吃香喝辣
  • 异界开局
  • 从绿毛虫开始
  • 开局穿越成绿毛虫
  • 异界开局一条龙
  • 异界开局一艘战列舰
  • 异界之开局一只青眼白龙
  • 开局一个异世界
  • 异界开局一把刀
  • 黑色沙漠猎者团的书
  • 大唐贞观最强皇太子李承乾
  • 开局穿越异世界